Location
咨询电话

151 0105 1188

双碳目标下,商业银行加快绿色消费金融发展的对策!

2022-07-18 08:36:49

浏览量

image.png

前言

完善的绿色消费金融产品体系有助于商业银行利用客群优势增强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市场上来看,虽然国内商业银行在绿色消费金融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尝试,产品体系也日渐丰富,但总体而言产品的公众认可度、产品规模化程度和品牌知名度还有待提升,商业银行绿色消费金融产品的发展空间仍然较大。

一、双碳目标下商业银行绿色消费金融的发展模式

(一)创新绿色消费金融产品体系

一方面,加快产品创新迭代,丰富绿色消费信贷产品体系。充分利用商业银行自身的客群、渠道、网络、服务等比较优势,在已推出的绿色信用卡、绿色汽车消费贷、绿色光伏贷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迭代。同时,加大绿色消费金融产品的宣传力度,配置专项资源,配套活动权益,进一步改善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的产品认知和接受度,逐步引导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实现规模化发展。另一方面,加快探索建立消费者个人碳账户。吸取各经济体建立碳市场及个人碳账户的经验,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碳减排计量模型,测算消费者节能减排水平,为建立碳账户提供支撑。在此基础上,基于碳账户为消费者实时记录绿色消费行为并配套积分奖励制度,提供积分商城权益兑换等个人金融服务。未来还可研究基于碳账户的交易制度等,为绿色消费金融的持续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二)完善绿色消费信贷促进机制

在绿色场景消费方面,鼓励金融机构对消费者购买绿色节能产品加大支持力度,完善绿色消费的信贷促进机制。一是加强与绿色消费场景的融合。与地铁、公交车等绿色公共交通开展营销合作,开展绿色出行项目,扩大绿色出行相关场景及应用范围;探索在绿色智能家居、绿色办公等领域嵌入银行服务,打造更为流畅的全流程客户体验。二是加快新能源汽车分期业务发展,重点推进国内主流新能源品牌汽车分期购车服务,提高服务效率,优化客户申请流程,扩大银行新能源车消费信贷市场占有率。三是参与家居行业产业化绿色升级改造。把握一体式家居市场规模快速发展的机遇,加快发展一体式家居装修分期业务,支持新型绿色家居行业销售增长;同时,与绿色家居家装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从B、C两端助力绿色安居。四是研究制定绿色消费信贷利率优惠方案,发挥价格激励作用,促进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倾向,增加绿色消费市场需求。

(三)积极融入政务建设和城市环保建设

目前,住建部公布的智慧城市数量已超过300个,加上工信部、科技部等部委所确定的与智慧城市相关的试点城市数量,我国智慧城市试点数量已超过700个。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客户、资金、数据、增值服务等优势,借助不断涌现的金融科技创新成果,借鉴在线缴纳水电煤气费、网上缴交通罚单、网络挂号、网络购票等绿色消费运作模式,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积极嵌入相关政务APP,拓展线上交通、医疗、教育、商圈等多个生活场景,形成“互联网+政务+金融+多场景应用”的服务平台,在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持、助力绿色转型发展的同时,拓展自身的业务增长空间。同时,商业银行还可积极融入城市环保工作。例如嵌入垃圾分类工作,采取和社区垃圾分类记录联动的方式,向一段时间内正确实施垃圾分类的消费者提供积分奖励或增值服务,充分发挥消费金融在转变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上的作用。

(四)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

一方面,拓展绿色消费金融服务边界。与互联网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使银行的资金渠道与互联网公司的长尾客群、消费场景强强联合,在引导绿色消费的同时挖掘自身业务增长潜力。另一方面,借鉴有益经验,创新绿色消费金融商业模式。以“蚂蚁森林”为例,其探索出“互联网+环保公益”的助推机制,将不同低碳行为换算为相应减排量,为传播低碳环保理念、践行低碳行动提供了新途径。商业银行可借鉴互联网产品的创新机制,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创新绿色消费金融商业模式。

二、商业银行加快绿色消费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个人绿色征信体系

商业银行可以基于碳账户等个人金融服务,探索将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行为纳入信用评价体系中,形成客户专属的绿色信用档案,作为对其进行绿色信用评级的参考依据。针对绿色信用评级高的客户,可以提供优先金融服务、VIP客户等级便利,提升消费者绿色支付意愿。同时,针对不同绿色信用评级的客户可实施不同的消费信贷倾斜政策。例如,对于不同绿色信用评分的客户,可在贷款额度、利率以及还款安排上享有不同等级的灵活便利和优惠幅度,绿色信用评级越高,灵活度越高、优惠力度也越大,激活绿色消费信贷内需动力,鼓励支持消费者增加绿色消费。

(二)推进金融科技应用强化

金融科技与绿色消费相结合,以科技力量推动产品与服务创新、流程优化和客户体验提升,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潜在绿色消费金融需求,降低绿色消费信贷成本,增强业务的便捷性,形成可复制、可持续的绿色消费金融新模式。同时,在风险控制方面,借助大数据手段,强化风险管理,防止出现“漂绿”消费现象,严控资金用途流向,确保绿色消费金融业务合规健康发展。

(三)加强自身低碳运营

以信用卡为例,一是积极布局数字化产品创新,推进信用卡数字化迁移,推动数字信用卡进行申请、绑定、消费等全流程优化。同时,将数字信用卡嵌入多个支付平台、电商网站,与客户支付流程无感融合,实现场景服务嵌入。二是逐步减少纸质进件,持续提升审批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实现智能化信用卡审批管理,利用RPA机器人实现系统分件,提升审批效率;同时,持续丰富系统功能组件,实施审批放款规范性监测,提升智能风险管控能力。三是扩大轻渠道覆盖度,持续提升智能客服水平。积极推广微信、手机银行等自助渠道申办信用卡服务,着力压降纸质信用卡账单,推进全流程无纸化,实现7×24小时不间断的线上化、智能化客户服务。

结语

商业银行自身低碳运营既是对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贡献,也可对全社会低碳绿色发展起到示范作用。因此,要把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贯彻到每个业务环节,加强自身运营碳足迹管理,集中采购应优先选择具有节能环保产品标识的供应商,加强采购绿色产品的引导,促进绿色产品推广应用。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