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我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新常态。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大趋势,供应链金融也是当前形势下,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有效手段。信息不对称、贸易真实性等问题的存在,让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变成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巨大绊脚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腾讯、阿里和京东等作为金融科技行业的领跑者,正不遗余力地探索大数据如何在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中发挥作用的方式,从而管理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文章从腾讯微企链出发,分析大数据在腾讯微企链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优势与不足,并为提升大数据的信用风险管理能力和完善腾讯微企链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大数据有助于腾讯微企链信用风险管理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金融科技的发展,供应链金融在我国经历了从贸易融资到线上供应链金融阶段。供应链金融不断升级的同时链条环境的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供应链参与主体的增加和融资方式的变化,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也变得愈加复杂。
腾讯微企链的构建是供应链金融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相比传统供应链金融,腾讯微企链的参与主体多元化、业务方式多样化,腾讯微企链的信用风险点也在增加。虽然腾讯微企链的信用风险复杂,但是大数据有助于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这得益于它的数据积累和技术能力,这也是传统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方式缺乏的。
大数据技术让更多的数据和信息源加入,使得供应链金融能更加简单、快速地通过数据分析完成信用评分和授信,使贷款的快速发放成为可能。贷款发放后,大数据分析能够帮助企业快速识别信用风险行为、确定信用风险点和拦截信用风险,精准应对可能发生的信用风险,从而实现贷前、贷中和贷后全周期风险控制。
二、大数据在腾讯微企链信用风险管理中还存在不足
大数据本身处在发展阶段,技术能力还未完全成熟,在数据安全、数据真实性等方面难以保证,在数据计算和分析等方面还难以有十足把握,而且还可能给供应链带来其他风险。大数据仅凭一己之力难以胜任管理腾讯微企链的信用风险,还需要其他金融科技助力。
腾讯微企链以腾讯区块链为底层技术,它有资产网关平台审核债权凭证确保交易数据的真实性,有多重签名技术确保交易过程连贯,从而每笔交易的每一环节数据记录都是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的。任何参与主体都无法对上链的数据进行更改,这样能保障业务数据和账本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同时,腾讯微企链还有人工智能和腾讯金融云,人工智能帮助平台实现自动化快速准确审核信息,提高平台运行效率,腾讯金融云能够为平台提供云端基础架构。
三、发展建议
1、腾讯微企链外部建设建议
(1)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大数据要提升风险管理能力需要更多数据,为更好地发挥大数据风险管理的作用,政府部门可以为不同供应链金融之间牵线搭桥,打破行业间的数据壁垒,促进数据信息共享。比如在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可以作为中间方,将汽车制造业的供应链和电器制造业的供应链结合促进供应链之间的信息共享。
同时,政府部门可以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和信息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共享,例如,政府已经搭建起税务信息共享平台和医疗信息共享平台等。
(2)合力加强数据安全建设
大数据风险管理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的保驾护航。现阶段出现的数据安全问题等很大程度上是数据获取方式和范围界限不明确,让企业束手无策,同时没有相应惩罚机制,让相关主体很难自觉做到“慎独”。一方面,大数据风险管理要求数据真实,我国的相关法律必须严格规定数据提供者要保证数据真实,并对数据造假行为给予严厉惩罚。
比如给社会公共财产或者私人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可以入刑,用法律规范行为,用刑罚督促守法。另一方面,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问题是社会群体密切关注的敏感性问题,需要用法律严格规范大数据获取数据的界限和明确规定相应法律责任,让相关主体不再在范围界限上犯迷糊,不敢也不能在该方面抱有侥幸心理。
例如,2021年的《数据安全法》明确规定了社会主体在数据安全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具体规定了数据获取范围,《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不得未经本人允许获取涉及个人财产状况、身体健康和名誉荣誉等类别的个人信息。在他律的基础上,行业自律也必不可少。
大数据技术行业应该根据法律要求制定行业标准和失职惩罚。既要要求原始数据输入的真实性,也要要求从业人员遵守职业道德,不可滥用自身技术能力盗取数据,对违反职业准则的个人和企业给与严厉惩罚。比如,行业协会可以对违反该行业纪律的从业人员不得再进入该行业或者撤销其执业资格。
数据安全问题更要靠技术保障,大数据技术要加强数据安全能力建设,建立可信、公平和智能的技术平台。腾讯一直在致力于研究数据安全技术,比如敏感数据识别技术、数据脱敏技术、数据泄露防护技术和大数据平台安全技术等,目的就是不断增强数据安全能力。
(3)加大资金投入
大数据能力的提升也需要强大的物质支持。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大对大数据技术研发的投入,比如增加设立专项基金或者奖励基金,为大数据技术研发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
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帮助大数据行业背书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比如出台一些列支持大数据发展的政策,让社会资本竞相投入该行业。同时,行业协会可以组织设立技术研发基金,也可以通过与社会资本力量合作获得长期资金,为大数据技术发展奠定好物质后盾。
(4)促进金融科技技术融合发展
打铁还需自身硬,大数据技术需要不断打磨自己的技术。行业协会可以组织技术竞赛,企业可以通过技术竞赛类的方式,加强与其他科技公司间的技术竞争和合作,例如,2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赛中,联易融金融科技公司获得“手写字体OCR”竞赛第二名。通过这类比赛,不断提升金融科技公司的技术能力。
同时,大数据在风险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不能没有区块链、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用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弥补大数据存在的缺陷。要更好地发挥大数据风险管理的作用,也需要不断与其他技术融合发展,在增强自身能力的同时提升与其他技术之间适配性。例如,腾讯推出的“应龙”一体化数据平台就是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结合的产物,让大数据分析更加快速、准确,提升了大数据应用的效率。
2、腾讯微企链内部治理建议
(1)完善平台的用户协议
腾讯微企链制定的标准化协议中,应该引导链上参与主体根据法律法规和协议约束自己的行为,明确各方主体要保证数据真实和保护企业信息安全方面的责任与义务,特别地,要明确该方面的违约责任,强调违约责任,要求违约企业承担严重后果。
(2)对核心企业设定严格的准入门槛
核心企业是供应链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企业的选择影响着腾讯微企链的稳定性和长久发展。因此,应该对核心企业设定严格的准入门槛,除要求核心企业有好的资信状况和高信用担保能力外,对有负面舆论、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不允许加入腾讯微企链。
(3)完善风险管理系统
一方面,腾讯微企链可以在高性能云模式的基础上,整合金融科技资源。比如区块链、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形成多元化的风险管理系统,建立多方案的风险应对策略,以防大数据技术故障造成系统瘫痪。
另一方面,可以与其他高科技企业合作,强化大数据技术能力,比如加快数据分析速度和提高分析正确率等,让风险管理能力有质的提升。例如,腾讯自身在不断研发出“应龙”等大数据应用的同时,也在和其他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力求不断突破技术难点。
(4)建立针对性风险评估模型,精准评估风险
供应链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和应用行业比较多,企业的信用风险多样,仅采用当前市场标准化的信贷风险评估模型评价所有企业的风险,结果会有很大偏差。
腾讯微企链应该根据在平台上注册的核心企业和供应商的行业特征,设置和选择各有侧重的不同风险评估模型,使风险评估更加精准,并根据企业经营状况等的变化,不断更新风险评估模型,使其准确判断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例如,零售行业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大,对零售行业企业的风险评估模型就需要根据该行业特点适度调整。
结语
腾讯微企链依托腾讯大数据技术和区块链技术,在行业领域内处于领先位置,腾讯微企链发展对行业内大数据技术和供应链金融平台发展有引领作用。因此,对腾讯微企链的研究有助于维护供应链金融快速、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