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资管新规的背景下,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对客户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对此,银行必须结合新规建立全新的管理制度、营销方式、产品类型,并建立风险管理平台,强化对银行的风险管理,确保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可以在新规下顺利转型。
一、资管新规的影响分析
1.产品方面
影响资管新规促使信息披露更全面,在资管新规中要求金融机构必须主动向投资者披露相关产品的信息,如募集状况、资金投资、收益具体分配、托管相关安排、账户信息等。所有信息必须保证完整,具有足够的时效性。利用完善的信息,强化投资者、监管者、第三方对资管产品的把控,也能对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进行更为客观的评价,有效识别金融机构的潜在风险,实现资管产品的净化和转型。资管产品在新规下也会朝着净值型转变,因为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加强对产品的净值化管理,在穿透式监管原则下,银行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必须以公允价值衡量,预期收益型产品将会退出市场,促使资管产品向净值型转变。
2.投资方面
资管新规中要求金融机构对单只资管产品必须单独管理,建立单独账户和单独核算,封闭式管理需要控制在90天以内。对于封闭式产品,直接或者间接投资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期不能晚于最近一次开放日。银行需要规范资金池运作,在新规的影响下,可以在过渡期使用老产品对接老资产,但是过渡期之后需要处理非标准化债券未到期的问题,一些存量非标资产可能没有合适的产品对接。很多老产品在过去经常嵌套多层,在新规的要求下,仅仅可以嵌套一层,并且消除了多层嵌套和通道业务,有利于促进以标准化资产比例提升,也能让客户改变原来的投资思维,让客户的风险偏好更加真实化和实现客户的投资需求差异化,银行需要满足差异化的投资需求。
3.风控方面
影响新规的要求下,风控管理变得更加全面,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必须对每一只资管产品的风险进行识别,在对摊余成本进行计算时,也要使用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对于银行而言,有了更高的风险防控要求。比如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和制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应该和本行的整体风险偏好适应,而且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流程满足资产管理业务的要求,并且要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和资产管理业务相符合,并且加强全流程的风险监测,时期和资产管理业务匹配。通过进行不同风险的分类,有效防范流动性风险,强化限额管理,计提相关的风险准备金,控制影子银行风险。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需要建立分类防范的机制,如加强资金池业务的规范性,禁止非标资产期限错配,有效防范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非标准资产也需要在新规的要求下进行限额管理,减少影子银行风险。
4.营销方面
由于新规的影响,市场中合格的投资者数量明显减少,必须根据全新规定接受投资。目前对投资门槛、资产标准明显提升,银行需要减少投资者的数量,而且要加强对投资者的审查。同时,营销也在新规的影响下规范性进一步提升,比如目前对销售人员的资格认证进行了明确规定,还加强了对投资者适当性的管理,和过去的规定相比,监管工作会以控制风险为工作的主要目标,销售工作需要更加规范化。在运作过程中,从事资产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更为专业的知识体系、较强的管理能力,还要具备足够的经验和道德水准,银行需要建立专业化的资产管理团队,提升业务运作的专业化水平。
二、资管新规背景下业务转型发展策略
1.完善业务管理模式
在银行理财快速增长之后,银行的理财业务增长速度逐渐减慢,为了能在资管新规下满足要求,以及确保市场竞争力,必须建立全新的业务管理模式。比如,需要资产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充分合作,包括零售财务部门、企业金融资产管理部门等,共同完成理财产品等选择性投资和销售业务。同时,一些银行可能存在部门任务重叠的问题,会导致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业务职责不清的情况,还容易出现一部分业务无人管理的问题,为此,需要明确资产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确定企业金融资产管理投资团队的职责,加强对投资项目分析工作,提供全面的资产管理产品投资建议。销售人员需要明确自身的业务范畴,并且要对理财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进行分类管理,建立专业的管理团队,建立更为健全的管理体系,确保各项业务有序开展。
2.理财产品体系
银行的各种理财产品都需要随着市场环境一同变化,所以银行需要对市场环境进行监测,从收益最大化角度优化银行的资产配置,提升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并在转型过程中建立多资产、多策略的经营方式,有效规避各种风险,获得更高的利润。银行需要衡量投资产品的发展背景,分析不同产品的组合情况,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选择风险相对更小、市场收益更加稳定的产品组合方式,提升银行的竞争优势,为获取利润创造良好基础。实际操作中,也需要优化多元的资产结构,充分发挥每一种产品的优势,建立起标准化资产和非标准化资产相互补充的经营模式,建立覆盖整个市场的管理体系。
3.产品营销体系构建
产品营销过程中,需要坚持客户至上的理念,充分了解客户的情况,在新标准下加强对客户的服务工作。由于刚性兑付被打破,导致只有具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才能进行投资,客户的规模会明显降低。在产品营销体系建设中,需要考虑全新客户群体的特点,以便吸引更多客户。同时,在顺应政策趋势的情况下,还要继续分析不同客户的多样化要求,推出不同的理财产品和投资产品,推动销售渠道融合,提升对客户的吸引力。
4.加快产品净值化转型
基础设施建设新规下银行的业务转型需要经历一段时间,尤其在资产业务规范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必须将各项业务进行调整,为此需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需要强化直接融资,因为这类融资具有投资者承担风险的特征,需要对其进一步优化将产品转化为净值型。目前净值型产品的客户接受程度比较低,银行必须提升客户的投资意识,并通过加强对客户的筛选保证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例如,根据客户的特点制定销售策略,强化净值转化的客户基础,以及做好理念宣传,加强讲解,提升客户对净值产品的接受度。
5.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平台
风险管理平台建设能实现对投资风险的集中控制,加快银行对风险的反应速度。平台需要根据特定功能区域进行划分,管理多个部门的交易,设置不同控制功能的模块,满足各项业务的管理需求。
结语
银行内部也需要结合风险控制平台建立风险控制制度,强化内部监督和明确规章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