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建议
一般来说,跨境资本流入为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资金支持,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外部资金流入由于资本的性质不同具有结构特征,不同类型的资本流入对我国银行业的风险与收益影响不同。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FDI的流入有助于降低我国银行风险,FDI的流入降低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FDI流入有助于提高银行经营绩效;而FPI的流入不利于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经营,FPI的流入提高了银行不良贷款率。据此,提出以下建议。
1.有序且适度的开放资本项目
基于本文研究发现,不同类别的资本项目对商业银行风险与收益的影响不同,因此政府应高度重视资金流通的渠道。相比FPI,FDI这一资金渠道对银行收益与风险管理具有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要积极推进FDI项目的开放,积极引进外资银行,推动银行业多样化发展,为我国银行业注入活力,谨慎适度的推进FPI资本项目的开放。
2.加强对不同类型资本流动的监管
首先,对于外国直接投资要开放与监管并重。目前,我国资产项目已有37项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开放,其中外国直接投资的开放程度最高。虽然外国直接投资的开放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与收益管理,但不意味着可以对其放任自流。外商直接投资可以通过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的差额实现投机行为,也可能通过利润汇出的方式变相撤资,因此要加强对外商直接投资运行状况的监管。
其次,对外商企业利润的流动的监管也须相应加强。其次,对于外国证券投资要加强监管。目前,我国外商证券投资项目的开放程度也不断扩大,与外商直接投资相比,外商证券投资通过流入资本市场影响我国,其期限短、投机性强的特点更容易引起我国金融的不稳定,与此同时,外商证券投资也是金融危机的主要传导途径。
目前,我国正积极推动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管理规定的指定,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新规落地,我们可以继续围绕着这些渠道对外商证券投资的进行监管。其次,积极推进跨境监管,加强与外国证券投资机构的联系,积极寻求合作。
最后,对于国外借贷来说,国外借贷的资金量往往比较大,且期限较短,因此对风险非常敏感,且不稳定,易随经济周期而变化。若外国借贷的方向突然发生逆转,可能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率增高,对银行业安全造成影响。因此,对其他外国投资的监管也必不可少。首先,对不同期限的外债要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加强对短期外债的监管。其次,提高资产质量管理,贷前、贷中、贷后都须积极监管。
3.提高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
存贷款业务是银行的核心业务,因此提高银行信贷管理水平对银行经营绩效以及风险控制意义重大。在信贷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基础管理工作不细致,信贷档案缺漏、审贷分离制度未严格执行、三查制度未落实等问题。
首先,要加强信贷档案管理。严格按照信贷档案管理规章制度行事。其次,进一步完善以贷款风险管理为核心的授权授信、审贷分离、分级审批、集体审批、贷款“三查”等风险控制制度。贷前充分调查贷款人信息、贷中严格审查,积极送报、贷后密切追踪贷款人贷款使用情况。
4.积极创新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资本账户的开放使得外资银行进入,带来了新的管理理念与技术,同时也增加了银行之间的竞争。我国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手中的外资,积极寻求业务、产品上的创新,推动业务多样化发展,分散风险,提高经营效益。
5.充分发挥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
2015年,《存款保险条例》在中国正式实施,存款保险制度使得存款人的利益得到保护,提高了公众对银行的信心,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此同时,当单个银行破产是,存款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破产风险的传染,维护整个银行业的稳定。存款保险制度还可以促进银行适度竞争,推动银行改革,提升自身很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经营效益。因此,要充分发挥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推动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二、跨境流动对商业银行风险的结论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跨境资本流动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在现阶段,我国经济逐渐步入全面转型的新时期,目前,我国已有37项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开放,实际开放程度高达70%,跨境资本流动日益频繁。而银行业在我国金融市场中一直占有较大比重,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和枢纽,资本账户开放对银行业的影响也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因此,本文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研究国际资本流入构成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与效益的的影响,将跨境资本流动作为解释变量,选取多个银行风险与收益衡量指标,分析不同类别的资本流入对我国商业银行造成怎样的影响,据此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商业银行防范风险、提高经营效益提出政策性意见,具体结论如下:第一,FDI的流入有助于降低我国银行风险,FDI的流入降低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外商投资者参股可以降低由于决策失误、贷款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带来的不良贷款,有利于健全银行组织管理体系,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从而降低银行风险。
第二,FDI流入有助于提高银行经营绩效。FDI主要通过外商投资者参股和外商银行进入两个路径对我国银行业造成影响。外资参股有利于优化银行资本结构,推动外资股东对银行经营的监管,从而提高公司的价值。外资银行的进入加剧了银行业之间的竞争,推动各银行积极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银行经营效率。与此同时,FDI的流入使得利率水平下降,减少了市场上的不对称信息,有利于借贷,从而有利于银行收益的提高。
第三,FPI的流入不利于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经营,FPI的流入提高了银行不良贷款率。证券投资具有期限短、敏感性强、投机性强等特点,外国证券投的流入将增加金融监管的复杂性以及金融不稳定性。
且证券投资具有明显的“羊群效应”,当大量国际游资涌向一国金融市场寻求高额收益时,不断涌入的资金会使该国证券价格上升,造成经济繁荣的虚假景象,普通投资者将它视为经济良好的信号,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市场,一旦资金撤离,资本市场将形成恐慌情绪,进而可能导致金融危机,银行风险自然也因此增加。本文不足之处在于对跨境资本流动对商业银行风险与收益的理论影响机制并未进行深入挖掘分析不够深入,另外由于数据的获取和处理的困难导致实证研究的选取指标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