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银行再扩容。日前,中科金财发布公告称,中标上海银行元宇宙银行项目。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多家银行试水元宇宙领域,虚拟数字人、数字藏品、虚拟营业厅等纷纷走进大众视野。
业内人士认为,打造元宇宙,对银行打破金融服务同质化、赢得新一代年轻客群,具有重要意义。但与此同时,也应注意元宇宙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可能对现有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带来的冲击。
元宇宙银行再添新丁
日前,中科金财发布公告称,中标上海银行元宇宙银行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将通过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打造线上元宇宙版手机银行,并选取理财厅、元宇宙营业厅、汽车金融服务等应用场景,打造高度沉浸、良好用户及交互体验、有社交属性的元宇宙银行。该项目旨在以元宇宙的概念来契合现在年轻人情绪价值和美的体验,在手机银行上建设上海银行元宇宙银行应用。
今年以来,多家银行持续深耕元宇宙领域,在虚拟数字人、虚拟营业场景等方面均有所突破。例如,桂林银行全面升级元宇宙数字人2.0版本,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无障碍金融服务,并扩充了业务服务场景,满足更多个性化选择。
该行相关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开发数字化劳动力,可减少人力成本,提升工作效率,也可为客户营销提供个性定制化咨询服务,提高客户粘度。”
百信银行金融科技部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数字员工可实现7×24小时无休工作,开发成功后,后期维护运营成本相对人工成本较低。此外,还具有处理任务准确率高、处理流程可溯源等优点,在商业银行降本增效方面有较大优势,其特殊形象也有助于银行丰富对客服务内容以及提升交互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