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咨询电话

151 0105 1188

招联金融:以金融科技铸就消费者权益“保护盾”

2023-06-27 08:38:56

浏览量

62945ad33028b.png

  每逢节假日,都是网络诈骗事件的高发期,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促销”、“让利”的幌子,欺骗消费者获取利益。监管层与各大金融机构都无比重视,作为消费金融领域的头部企业,招联金融深入落实监管要求,高度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以金融科技提升用户服务体验,加强金融知识科普,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积极探索“科技反诈”防范金融风险打出“组合拳”

  近期,招联金融陆续收到多名消费者来访电话,告知其收到假冒“招联金融”名义发送的提额通知短信,并附有可疑链接。

  招联金融已针对此类诈骗事件在官方平台发布防范提示,提示用户凡是要求先转账再放款的均为诈骗行为,如遇到可疑或不法分子假冒“招联金融”名义诈骗,请立即向招联举报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针对近期被假冒的情况,招联金融一方面通过AI外呼和弹窗加强对客户的防诈提醒,防止客户被诈骗。另一方面,招联金融也已将该案件报送至公安部查控中心以及各地公安机关,配合警方开展调查,通过向公安机关报案、委托律师事务所向假冒短信的通道商发送律师函,向12321举报等方式,协助打击电信诈骗,捍卫客户和自身合法权益。

  自成立以来,招联通过科技实力积累,在构建防范体系、专注技术防范等方面持续发力。基于集成学习算法,招联金融根据用户的风险等级搭建了多维度的组合管控策略,可通过短信、弹窗、智能外呼等多种方式及时触达客户,对客户进行充分风险提示。目前,招联金融的纯线上风控模式已非常成熟,欺诈率BP仅为0.001,即一千万批核客户中只有1单欺诈,远低于行业水平。截止2022年11月底,招联成功识别并拦截电信诈骗损失金额3亿元,电信诈骗模型覆盖率97%,拦截率91%。

  不仅如此,招联还积极配合公安部开展打击电信诈骗专项行动,推进消金行业安全能力建设与服务智能化升级。数据显示,2020年4月开始,招联累计报送涉诈信息超3.5万条,涉及假客服电话超2万个,涉案账户超7000个,伪冒APP超1000个、伪冒短信超600条。

  营造和谐金融环境常态化推进金融知识宣传普及

  金融知识普及宣教意义重大而深远,招联金融持续通过线上线下各类渠道,进行常态化金融知识宣教,用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提升金融知识宣教的深度和广度,为维护金融安全、保护人民群众“钱袋子”贡献招联力量。

  自2020年起,招联金融先后联合公安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查控中心、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反诈中心等公安机关,开展系列反欺诈公益直播活动,加强金融安全宣传,守护百姓“钱袋子”,有效整合互联网扁平快的传播力及反诈专业优势,建立了公安、企业反诈联动合作宣传新模式,让反诈宣传以更加亲民的形象、更加新颖的方式进入观众视野。

  招联金融开展线上宣传超过180次,内容包括原创的反诈西游漫画、情景视频、相声歌曲及科普图文等系列作品,除自有官网、APP、公众号等渠道外,还积极联动公安部查控中心、深圳银促会等平台共同开展反诈宣传。

  结合不同群体金融知识的薄弱环节和迫切需求,招联开展了一系列多元化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如招联长期关注以新市民为代表的城市奋斗者群体,为守护好该群体辛苦打拼积累的财富,招联通过新市民筑梦行动之“明白计划”在官网、APP、微博等多个渠道进行广泛宣传,持续普及典型高发诈骗案例,并在线下多次开展“情系新市民,金融伴你行”“金融明白人”主题宣教角活动,提升宣传的触达率,不断增强消费群体金融风险识别能力。

  此外,招联金融连续多年开展“金融知识进校园”“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制作丰富多样的防骗反诈宣传单、漫画手册、海报、易拉宝等宣传物料,为超过300万大学生、超过500万乡村居民普及金融知识教育、提升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也影响着消费金融行业的长远发展。招联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开展常态化金融知识科普,努力提升金融消费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让招联普惠服务更加深入人心。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