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统部署了2024年经济工作。“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会议重要部署如何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对今年金融工作重点方向进行了解读。
如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从总量、结构、价格三方面发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在总量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将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准备金等基础货币投放工具,为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同时,防止资金淤积,引导金融机构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维护货币市场平稳运行。
邹澜表示,要合理把握债券与信贷两个最大融资市场的关系。一方面加强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保障政府债券顺利发行,继续推动公司信用类债券和金融债券市场发展;另一方面支持金融机构围绕九大重点任务积极挖掘信贷需求和项目储备,多措并举促进贷款合理增长。
如何守好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介绍,当前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结果显示,有3655家银行处在安全边界内,资产占全部参评银行总资产的98.3%。24家主要银行一直评级优良,资产规模占银行业总资产约70%,是我国金融体系的“压舱石”。经过持续的改革化险,高风险银行数量呈现下降趋势,已经较2019年峰值时压降几乎过半,存量高风险银行的改革方向和化险思路已经明确,正在稳步推动落实。
此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孙天琦表示,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我国金融体系将更加健康稳健。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门将全面加强金融监管,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发挥好压力测试作用,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与防控体系,对新增高风险金融机构建立具有硬约束的早期纠正制度,明确整改期限和要求,实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
文章来源:中宏网